服務內容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所在地深圳
發貨地深圳&廣州
公司名稱深圳漢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ISO22000內審員培訓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
ISO22000認證輔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輔導
ISO22000認證咨詢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咨詢
ISO22000認證顧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顧問
ISO220000認證申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申請
*周期40天左右
審核流程協助推進
價格費用優惠面議
適用標準ISO22000:2018
證書有效可靠
公司機構正規
需要哪些資料輔導依據標準整理
審核材料咨詢協助
明確前提方案的引用標準
ISO/TS 22002-01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部分 食品加工
ISO/TS 22002-02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二部分 餐飲業
ISO/TS 22002-03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三部分 農業
ISO/TS 22002-04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四部分 食品包裝材料
ISO/TS 22002-06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六部分 飼料和動物食品
不同行業選擇使用的技術規范建立前提方案
1) 食品安全小組為每個關鍵控制點建立監視系統。監視系統包括所有針對關鍵限值的、有計劃的測量或觀察。
監視系統由“HACCP 計劃表”及相應的程序文件、作業書和表格構成。
2) 監視系統的要素及其要求如下所述:
a) 監視的對象:監視的對象是關鍵限值的一個或幾個參數。
b) 監視的方法:監視的方法應能***(實時) 提供結果以便**判定
關鍵限值的偏離,*產品在使用或消費前得到隔離。
c) 監視的設備:應根據監視對象和監視方法選擇監視設備。
d) 監視的地點(位置) :在所有的 CCP 處進行監視。
e) 監視的頻次:監視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非連續的,如果條件許可,采用連續。的頻率應能*及時發現關鍵限值的偏離,以便在產品使用或消費前對產品進行隔離。
f) 監視的實施者以及監視結果的評價人員:監視的實施者一般是生產線上的操作者,設備操作者,質量控制人員等。應明確監視人員的職責和權限。
監視結果的評價人員一般是有權啟動糾正措施的人員。應文件化明確評價人員的職責。
g) 監視的記錄:每個 CCP 的監視記錄都要有監視人員和評價人員的簽名。
h) 監視結果的評價:對監視結果要進行評價,以確定成功的領域,以及需要采取的糾偏措施。

經公司研究決定,由 擔任公司食品安全小組組長,承擔以下職責:
a) 負責按 ISO22000:2018 標準建立、實施和維護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并協調各部門工作;
b) 確認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業績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公司內部提
升對食品安全的認識;
c) 審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d) 管理食品安全小組并組織其工作;確保食品安全小組成員得到相
關的培訓和教育;組織危害分析,組織風險評估,組織公司經營環境的分析,組織相關方需求和期望分析,組織緊急情況和事故的處理;組織食品安全管
理體系績效評價;組織**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HACCP 計劃;組織對控
制措施進行確認,組織監督實施、驗證 HACCP 計劃,組織對驗證結果進行分析等。
e) 負責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關事宜與外部各方面的聯絡工作。

OPRP/CCP的驗證
驗證包括:設備的檢定、針對性的取樣檢測和對記錄的審查。
監視設備的校準
生產部按《HACCP計劃》中規定的頻次將監視設備報品管部,由品管部委托計量測試檢定所進行檢定。
針對性的取樣檢驗
品管部按《HACCP計劃》中要求的頻次對CCP點對產品進行取樣檢驗,以驗證設備設定的操作參數是否適宜。
記錄的審查
生產部負責人按《HACCP計劃》及中規定的頻次對記錄進行審查,審核人員與表格記錄人員不可為同一人,審查后簽名確認。審查是否按規定的要求進行;關鍵限值是否符合要求;關鍵限值發生偏離時是否采取了糾偏行動;記錄中是否寫明了實際觀察到的具體結果;記錄中是否有者的簽名;記錄是否有可追溯性;
糾偏記錄審查的內容
a)糾偏行動記錄中是否有采取糾偏的時間、原因分析、潛在不合格品的處理、糾正措施的實施與驗證的內容;
b)糾偏行動記錄中是否有實施者、批準者、驗證者的簽名;
c)糾偏行動記錄是否有可追溯性;

1. 目的
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的化學的、物理的或生物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對食品安全及為顧客提供安全食品的能力的影響做出應急準備和響應,預防或減少事故或緊急情況的影響,以限度地減少可能產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后果,并確保業務連續,特**本程序。
2. 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范圍內潛在的停水、停電、設備故障、火災、化學危險品泄露、、性疾病等可能影響食品安全及質量的緊急情況的處置及業務接續管理。
3. 權責
3.1 制造部負責組織相關部門擬訂并督導該程序的實施
3.2 公司行政人事部負責日常班組員工的應急救護的演練、培訓工作,并在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時負責與消防、、防疫、質監、等單位聯系
3.3 行政人事部及制造部負責應急現場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工作
3.4 生管部負責緊急情況導致無法達成業務需求時,在業務恢復前將業務需求量與其他工廠協調,確保業務接續。
3.5 其它各部門在出現問題時積極配合采取相應措施
強調對追溯系統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應按規定的期限保留可追溯性記錄,至少保留到產品保質期以后。組織應驗證和測試追溯系統的有效性。
注:在適當情況下,對追溯系統的驗證應包括對終產品的數量與原料的數量進行核對,以此作為有效的證據
http://www.shsdesign1.com